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培养小学生日记写作的策略研究

sansa2025

  培养小学生日记写作的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语文日记为基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意识、自主精神、合作本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前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指导,在考试之前指导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模式无疑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很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从日记入手进行写作教学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小学生日记写作的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设置具体教学情境,引导日记写作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比较低,学习差异比较大,对事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在课堂环节中,尽量去设置更好的课堂情境。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长春版)《雪趣》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体会分析雪地上那些活动的乐趣,并在学习基础上完成一篇写景的日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好各种彩笔、画板、胶带等,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自己眼中的“雪景图”,并在同伴之间进行分享。这种创作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课文,分析每一段的具体含义,同时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所进行的“雪趣”游戏,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游戏的乐趣。教学之后指?а?生在学习基础上,根据作者的写作技巧完成一篇“写景”的日记,尽量做到短小精悍。在以后的写作练习中加大篇幅,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日记写作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写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长春版)《荒岛日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活状况,学习鲁滨逊坚毅的精神品质,并在学习主人公精神的基础上完成一篇日记,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即“大家听过鲁滨逊的《荒岛日记》吗?本篇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呢?为什么说主人公是勇敢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的阅读,给学生讲解文章的写作线索,分析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并指导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鲁滨逊的坚强和勇敢,遇到任何事情要冷静沉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写出自己的感想,完成一篇日记,并在之后的作文练习中对日记所写内容进行扩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组织“翻转课堂”,引导日记写作

  “翻转课堂”就是重新交换课堂内外的时间,变单一的“讲授”课为“主动学习”课,转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堂完整的“翻转课”,必须要协调三个内容,也就是合理的网络环境、自觉的学生和充足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长春版)《九寨沟》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阅读全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心感受九寨沟里面的童话世界,分析九寨沟中的自然景观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描绘出一篇自己家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和学习方式,先在PPT上给学生展示出本节课课文的基本结构,使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指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理清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景物描写特点和抒情手法,理解“作者通过描写,抒发对九寨沟的热爱之情”。这个教学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写作技巧完成一篇“自己家乡美景”的日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的日记写作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培养小学生日记写作的策略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