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sansa2025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也是人脑功能的最高表现。一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其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每时每日的教学,应是一种创造。给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察、分析注射给学生,把学生变为机械的接受器。应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和创造。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

  一、积极思考进取,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质疑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的逆向思考,对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当切实的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并且借助于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出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完善及改正。比如,在《司马光砸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们的朋友掉入河中,你们会怎样做?这时,有的学生会说“跑回去叫大人”,有的会说“下河救人”,而有的学生则会考虑周全后说“量力而行,先通知大人,而后拨打120和110。”对于这样的回答,很多学生会感到不满,因而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表示认同该做法,然后从自救及安全等方面,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将问题解决。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大力倡导学生的质疑,要将问题敢于提出来。只有在不断的质疑中勇于探究,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例如上《变色龙》一文教师提问:“血淋淋的指头”的细节描写是否多余。有的学生认为,其描写是赫留金被狗咬伤的见证,也是要求狗主人赔偿的有力证据,并不多余。有的则认为这样的描写会成为赫留金冒犯名狗的充分罪证,这是不该写的。学生在这种矛盾的争论中,思维大大激活,教师在此基础上再给他们以肯定和赞许,激发更多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如此提问,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并且有深度,有灵活感,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应鼓励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思考,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包办,甚至代替解答,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营造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师生和睦相处,营造宽松学习的良好氛围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一种宽松的、能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

  二是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课堂上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四、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分辨时,或温故知新,新旧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扩展思维空间,把语文教材中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逐步构建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顺利发展。

  总而言之,培养适应新世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创新氛围,创设创新情境,激发创新兴趣,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知识的创新与应用,创新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出...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45-01 一、前言 为了加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国学的重视程度。我国教育局提出了“以生为本”的这种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从...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老师的命题进行写作,在步入高等学堂或是步入社会后还需要运用写作来表达和展示自己,所以说写作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认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家喻户晓的古训。古往今来,有许多名家之所以成名,不少人是得益于幼年时期诗文的大量背诵。巴金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过:“我的创作得益于少年时代私塾老师强迫我死记硬背了两百余篇古文观...

    sansa2025未命名
  • 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37-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便能够更好地维护学生们的受教育?唷P⊙?生本身约束力较差,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sansa2025未命名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学习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学会阅读和写作,学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学生终身学习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说在...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