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浅谈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的因素与对策

sansa2025

  浅谈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的因素与对策

  学业情绪(academicemotions)是Pekrun在2002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学业情绪是与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有关的各种情绪[1],也就是学生在教学或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与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也可能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其学习效率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也与其学业情绪密切相关。学业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动机的作用,又有组织的功能,因此学业情绪近来备受关注。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其学业情绪的发展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小学阶段的情绪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学生在不同学科间表现出了不同的情绪。而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它运用了较多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认知活动的典型体现。故而本文选择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情绪加以论述。

  一、影响学业情绪因素分析

  在数学学业情绪中,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一般会分成四类:积极高唤醒的学业情绪(比如高兴、自豪)、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例如焦虑、羞怯)、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例如满足、放松)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比如无助、沮丧)。积极的学业情绪具有动机功能,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同时能调动学习所需的心理资源和生理能量,提高学习的效率。而消极的学业情绪适得其反,会压抑或者阻碍学习的行为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因而分析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影响学业情绪产生的因素,以便为提供可借鉴的建议提供依据。综合相关的研究,本文认为以下因素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情绪。

  1.小学生的成就目标

  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两类。Pekrun、Elliot(2006)等人研究发现,追求掌握目标的学生呈现出了较多的积极学业情绪,较少的消极学业情绪[2]。持掌握目标的小学生关注的自己是否掌握知识,通过掌握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认为失败并不可怕,是走向成功必经的一步。因而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较多。而表现目标的小学生,把关注点放在追求成绩上,如果成绩差则意味着无能。因而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绪。

  2.小学生的归因

  动机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其行为成败的不同归因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国内学者孙士梅(2006)的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业情绪与成败归因的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3]。当小学生把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成败归因于内控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时,久而久之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会产生消极的学业情绪。

  3.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家班杜拉将个体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自我效能感。根据班杜拉的理论,消极的高度情绪唤醒,比如焦虑、紧张等会降低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则会让小学生夸大面对的数学学习任务难度,产生更多的担心,或者担心自己的不足,又进一步造成了消极的学业情绪。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则会让小学生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绪。

  4.成人的奖励与惩罚

  根据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教师或者父母的奖励、或者学习获得较好的成绩会让小学生产生相应的愉悦等积极的学业情绪,而教师或者家长的惩罚则会让小学生感受到焦虑等消极情绪。积极的情绪让小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而消极的情绪会让小学生逃避的学习行为。

  5.数学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阿特金森通过实验证实成功率不同的任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的动机水平又到了不同的情绪。已有研究发现知识难度对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影响。不同难度的任务调动了学生不同的内部动机,从而激发学生进入不同的活动状态,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探索。

  6.教师的教学行为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情绪体验与教师关系密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风格、教师自身的个性特征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情绪。教师的消极教学行为,例如对学生失败的指责与惩罚等行为,会引发学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促使小学生产生积极学业情绪的对策

  1.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来增加教学吸引

  数学要运用较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如果没有具体事物或者形象的辅助,小学生较难理解与掌握所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实物辅助以及创设情境等,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并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积极情绪。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究与合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等方式,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学习,从而激发小学生主动探究更多的数学问题。

  3.给小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

  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适中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对小学生现有水平了解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但是又不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的行为,活动的成功会让学生体验积极愉悦的情绪。

  4.促进小学生学习之间的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如果学习的新旧内容之间存在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便是有意义学习。也就是,在数学学习的时候,让小学生有学习之间迁移的心向,多寻找新内容与已有经验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较好的学习效果体验到的是积极的情绪体验。

  5.引导小学生正确归因

  面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成败,不同的归因会获得不同的体验,引导学生将原因归结为自身的、能控制的、不稳定的因素上,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自信,悦纳自己。

  6.引导小学生关注自身学业成长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小学生关注自己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是自己的分数。只要能把老师讲解的知识掌握,这便是成功,知识的掌握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成功不是比别人多考了几分,更不能把学习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失败之上。

  浅谈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的因素与对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