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更是各个学校关注和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但从现状来看,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学习上主要还是接受性与被动性、自主性比较差。在这种形势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一、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这种学习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从而改变接受知识的被动局面,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创新的能力,不但具备一定学习效果,更是一种长期积淀,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自身都还处于成长阶段,因此,接受知识上主要还是被动性。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引导也不能盲目引导,必须采用合理的引导策略。

  1.创新教学导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是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与自主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就要不断创新导入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达到导入的目标。

  通过竞赛目标,激发学习自主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应该将内容设计成竞赛形式,并提前告诉学生,学生心中就会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授“通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组分数,5/7与3/7,5/8与4/9,3/5与7/10。先让学生对这几组分数比较大小,自然学生很快就能回答结果,接着出一组1/12与8/15,对这组比较复杂的数据许多学生不知怎么做,必定会产生疑问:分母不同的分数应该怎么回答,怎么比较呢?教师就可以趁机提出课题,有效吸收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主进行预习。

  2.创设问题情境

  事实上,小学数学教学不过是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题上教师会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时继续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层,让学生自主地把学习内容迈向深层次探究,这样才能真正抓住事物自身内在本质与规律,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真正效率。比如,在教授“克与千克之认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一个西瓜与一个苹果为例,进一步引入课题,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依据生活经验分析克与千克的用途,尝试采用手掂量以克与千克作为计量单位的物体,从而引导小学生得出1千克=1000克结论。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疑问情境,学生就能够初步感知克和千克。而且设置问题情境还要依据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特征,恰当问题难度,学生只要努力就能够实现。如果太难或太简单的问题,均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指导学习方法

  在指导过程中采取什么方法至关重要,教师选择合理的指导方法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学习具备极强的目的性,并且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从旧知识基础上挖掘新知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迁移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真情引导小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结构,经过自主学习构建相关知识框架,将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融汇成一个知识体系,同时灵活运用。例如,进行“时分的知识”的教学内容时,如果时钟的时针恰好处于3与4间,而分钟处于11点时,就需要判断此时时间处于3点55分,还是4点55分,教师就必须引导小学生与钟表模型相结合,划分成小组合作模式,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获得统一答案。

  4.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通过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但能够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设置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使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比如,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后,可以让学生表演买卖东西,从而认识元角分相关概念,同时学习彼此间的换算;又如,学习了“认识厘米与米”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亲自量一量文具盒、课本以及教室长度;而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就应该让学生采用量尺量一量操场、教室的面积,通过这些实际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今教育将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要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及学习能力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引导学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71-01 新课改提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生活场景或是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02-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积极主动地发现新问题?p提出新问题?p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这种创新思维...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离不开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如果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在解题过程中做出果断选择,进而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们有时会对繁琐的数字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用图片展示数字的特性,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小学生具有读图能力能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另外,学...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96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措施。学生的数学兴趣就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数学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