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02-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积极主动地发现新问题?p提出新问题?p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那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有效的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抓住学生的心理,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要想学生在其上面的学习上取得成就,我们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而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实的结合小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彩色的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很有兴趣地摆出了等有趣的图形,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都寻找合成10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摆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问题是向导,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关键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不满足唯一答案,而指向于多种可能的答案,是从多方向、多角度展开的。有许多教师不喜欢学生问这问那,更不喜欢学生提出可能使自己难堪的问题,甚至会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损害”,而大动肝伙,这将会熄灭儿童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首先让学生想办法算出手中椰汁罐包装纸的面积,学生动手用剪刀沿着椰汁罐包装纸的一条高剪开,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求出包装纸的面积,即侧面积。设置疑问:要是求一个工业上用的汽油罐的侧面积,是不是也用剪开的方法来算?这样迫使学生明白剪开的方法有其局限性,不得不另辟蹊径,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柱侧面积的普遍规律呢?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有了初步的感知,激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思维往往从活动中开始,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使学生思维不但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能从总体上把握问题,在发散中求集中,在批判中求发展。为此,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良好环境,充分让 学生动手切一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摸一摸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生动、活泼有趣又帮助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发展了思维,在操作中应大胆放开操作形式,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动手实践,主动的去研究解决问题,在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小学数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所囊括的知识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这是区别于初中和高中数学的显著特征。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扩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的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是现代化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思维,通过联系实际,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探索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不断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不竭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要加强引导,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探究新的教学途径,不断的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