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策略的解析

sansa2025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策略的解析

  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重点,受到了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重视,但是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新课堂“形式”

  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采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

  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课堂组织形式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模式,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对于课堂组织形式要加以创新,围绕课堂教学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个性化想法。

  例如,在学习“认识立体图形”时,首先,教师准备了许多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以及球的积木等,并展示给学生,提出了有趣的问题:“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最淘气呢?那些图形比较淘气?哪些图形很乖?你的理由是什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立体图形进行仔细观察,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让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说出最终得出的结论为:“球体最淘气,因为它可以随意滚动;圆柱比较淘气,因为它可以顺着一个方向滚动;长方体和和正方体很乖,因为它有棱、有角,还有平面,不能随意滚动。”之后再次通过摸一摸、找一找的活动,让学生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认识,先是摸一摸,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可以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有8个定点、12条棱以及6个平面。”后是找一找,教师向学生展示事物,然后学生快速判断图形,并快速地找到图形,以此巩固本节课学习的新内容。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采用新颖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二、创新课堂“身份”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加强课堂“身份”的创新,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活动设计者以及课堂交流的参与者,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探究者,以此加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转变学生和老师的身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师生“身份”互换,即学生扮演老师,让学生教授知识,老师扮演学生,在台下进行听讲,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竖式计算”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复习简单的算术题,在黑板上列出了两组计算题:(1)8+7=,4+9=,5+6=;(2)5+

  3+4=,4+6+4=,6+2+3=。并选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之后教师提问学生“对于不进位加法计算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呢?”学生回答:“从个位数开始加起,相同数位对齐。”教师又问“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我们应注意什么?”由此引出今天的新课。首先教师进行教学例子的讲解,“中国鸟类有98类,爬行类有25种,一共有多少种?”并让学生列出计算式,在选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竖式计算过程,计算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列出的计算讲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应注意“个位加满十,应十位进一,在计算十位时,应加上一。”之后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出几道竖式题,让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教师又选出一名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对学生到黑板上完成的竖式题进行讲解,老师扮演学生,在台下听学生讲解,并注意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存在哪些漏洞,提醒学生加以改善,同时对于其他学生,也可以对讲解的学生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使这名学生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中的“身份”,以此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总之,发挥学生主体性始终是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创新课堂“形式”和创新课堂“身份”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

  质量。

  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策略的解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82-03 搭建“最近发展区”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实现质的飞跃,如此的“捷径”怎么能轻易忽略?然而,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很多教师都只...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的内容具有简洁性和跳跃性,这样就能使教材的内容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产生差异,借助数学知识的繁杂影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教材中将文字知识转换成语言知识,进行沟通后将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结合,并加以...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探究B

    小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独立学习的意识,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将基础知识教学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以兴趣促效率。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始,学生建立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做出了这样的要求:“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况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考虑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充分利用学...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高段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98-01 1.我国当今小学高段数学教育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小学高段数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并没有一种主动去探索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4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确保其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