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组合,也就是说,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传播交流活动。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是听课的对象,这就不利于学生发挥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以生活为切入点,结合数学,创设情境,把枯燥的公式变为生动的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创新型人才是我国迫切需要的人才类型,而“填鸭式”的教育一步步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成了学习机器,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从自身出发,主动地汲取知识,而是被迫接受,这就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小学阶段正是个人兴趣爱好未完全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从生活出发,结合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认知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2.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应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到实处的。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即数学的价值。终究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多讲一些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使用数学。

  3.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数学教学生活化使数学更具趣味性,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数学简直就是天书,各种枯燥的文字,还不如语文那样易懂,这就需要教师联系生活,把数学具象化,化深奥为易懂,联系生活,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魔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教师树立民主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时候都取决于课堂,课堂效率高,课后就可以轻松一点。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师生之间的交流多,教师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知道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这门科目或者薄弱点在哪里,能够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达到课堂效率高的目的。学生对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自然能够自发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我们提倡教师要严格对待学生,并不是说教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学生,命令学生,而是平等地交流,有理有据地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师应当融入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同学,联系学生,消除与学生的距离感,在课堂上做到积极地与学生互动,课外主动与学生交流,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兼益友。另外,不能分等级地对待班上的学生,在赞赏优等生的同时,要鼓励差生,一视同仁,共同进步。总而言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结束课堂垄断,多让学生发言,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寻找数学生活化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你去超市买东西,需要数学来计算开支;当你去银行存钱,需要数学来计算年利息。所以,教师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数学教材是分章和节的,顺序是固定的,但是教师可以不按固定顺序讲解,可以把与生活中联系比较紧密的章节先讲,培养兴趣。比如,五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先讲几何小实践这一章,因为几何是普遍存在生活中的,比如课本、门等是平行四边形,与生活联系密切,自然学生对这个的认知也就比较高,学起来容易,自然学习热情也就高涨。另外,要引入合适的生活实例。比如,数学中的方程,教师可以联系商场打折问题让学生解答,如:小明妈妈想要买一件衣服,它的原价是200元,由于商场促销,现打折,最后小明妈妈用了160元,请问商场的折扣是多少呢?利用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事件来举例子,使数学趣味性更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运用生活小游戏,结合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进行有效传播,使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比如中位数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叫几个学生排成队,然后让下面的学生说出谁是中位数,以这样简单的小游戏来巩固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还可以运用模拟生活情景的方式,比如,一个学生扮顾客,一个扮收银员,由此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游戏是具有娱乐性的,学生可以联系生活轻松作答,以此提高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轻松对图形进行切割拼接,最后成为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以此有效地传播知识点。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注重生活情景,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使学生对习题有个更好的理解

  4.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

  只有教师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成长与家庭、社区也是联系紧密的。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对孩子往往呈现溺爱的趋势,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太过自我的性格,这就不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生活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同时给家长传输生活化教学的观念,让家长平时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适当生活化问题的提问,比如,全家人一起看电视时,妈妈可以适当地问:“我的工资是2000元,爸爸的是4000元,我们家每月开支是总工资的三分之二,那么我们家每月还剩多少钱?”另外,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可以在社区中找资源,比如,社区举办心算大赛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生活情景,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从心里爱上数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探讨

    科学素养指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生能够在科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提升心理品质和探究能力。当前科学素养的品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的科学...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究

    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使枯燥深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环境的视角出发,将学生生活与...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1-0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不少教师和家长埋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连那些数学基础很好的同学也常常出错。究其原因...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开始学会说话时,总能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提出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性地解决问题,原因又何在呢?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阻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近两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各个核心素养的重视和培养。对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