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说话、识字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词句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字组成句,句连成段,段形成文。字句的理解是理解课文的钥匙,读一篇课文只要理解了其中的词语和句子,就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词语和“是……也是……”“既……又……”“连……都……”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风光,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草原优美的风光所陶醉。

  二、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其阅读能力

  培根说:“有的书只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道其中的大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在教材中,编者为我们安排了精读和略读两类文章。略读是对文章进行粗略的、快速的阅读,包括文体、作者、说明等。其目的是明确背景,抓住主线,了解文章梗概,把握文章主旨。而精读则是对全文的研究。精读时要注意结合语境,全面理解;要理清思路,把握文意;要理解文章深层次含义。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写体会、摘录等精读方法。如:引导学生批注阅读。对课文的不解处、重点字词句、作者写作方法、写作顺序、课文主要内容等通过阅读教学加以批注,并做好笔记,这样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有序、有效开展,提高其阅读能力。

  三、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学生个性。既然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铺设了个性化的平台,重视个性化解读文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那就要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个性。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跳水》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船长的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可以救孩子?”学生顿时议论纷纷,于是我就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去阅读这篇课文,通过阅读再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感受船长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然后让学生朗读船长的话,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读,把真实的情感读了出来。体现学生个性,张扬个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重视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不得少于9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是指学生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内阅读的补充,也是丰富和深化课内阅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课外阅读的作用

  通过深处阅读,可达到以下目的:(1)有效地弥补了课堂阅读的不足。(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现代知识信息。(3)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2.内容和方法

  阅读课外书籍对学生的益处很多,但要让学生识别书的好坏,让学生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文艺性较好的、积极向上的书籍。教师应提供他们参与书目的范围。题材上,如:名人轶事、历史传记、民间故事、寓言、童话、幽默小品、史地常识及科普文章,并且篇幅要适当、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生词较少。农村条件差的地方,班里可以成立“小小图书室”,收集全班同学的课外书籍,以便于交换阅读。

  课外阅读不必像课内阅读那样仔细,可根据爱好、篇幅和需要,进行浏览、略读、精读。阅读过程中可做一些笔记,如名人名言、格言、谚语、优美片段的感受、体验等,不但使之学习知识不断积淀,同时还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写作能力。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只有努力研究阅读方法,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策略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少,想象力有限,因此教师应把古诗词教学放在感悟与鉴赏上。小学诗词鉴赏主要是在引入情境教学中挖掘古诗词的意境、在进行背景拓展中发现诗词艺术形象、在多媒体结合中提升诗词鉴赏的能力等方法逐步提高小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在“课程性质”中又指出“语文课...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读与思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读与思是无比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小学生去老老实实地读,多让学生去踏踏实实地思,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阅读效果。现将相关学生读与思的实践和思考拙于笔端,权且抛砖引玉。 一、以读促思,奠定学生思考的基础...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前言 对于教学资源来说,很多人都认为教科书或者教学基础工具,而忽略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使用教科书是难以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的,事实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理应被当作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学生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

    前言 信息时代,母语教育有两大要务须完成:信息的共享性,要求目前的母语教育须提升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把握能力;社会的娱乐化和文化的快餐性,要求母语教育须帮助学生构建必要的语言系统。然而,当下一线的母语教育,却面临诸多层面的压力和困惑:...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