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sansa2025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仅要设计、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而且要在数学知识传授中,注重通过观察操作整理信息、探索身边实际问题等活动,促使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一、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挖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师不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了数学以后,在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仍然束手无策,造成了知识与运用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体会到身边有数学,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我最近买了一间房,这个房间长5.2米,宽3米,高2.6米,如果要在四面墙和房顶粉刷上白色油漆(其中门窗占10.2平方米不刷),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油漆0.25千克,我需要买多少油漆?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还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地学,有意识地用,实践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二、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不断获取知识,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学以致用,因此要有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并将获得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数学问题加以解决的能力。这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需要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在多种答案并存的情况下,要引导学生从最省最合算的角度选择答案。如设计下面的问题:甲城向乙城运7.5吨货物,如果用载重量5吨的大卡车,运一趟运费110元,用载重量2吨的小卡车,运一趟运费要50元。请设计一下运送方案,比较一下哪种运费最省。学生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有效提高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思维训练“生活化”。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机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为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2.日常生活“数学化”。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四、重视数学估算教学,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精确计算的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而忽视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估算意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不要求得到精确结果学生也会不厌其烦地计算下去,而不会用估算迅速得出结果。甚至有的学生算题的结果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时,却没有感到是错的,缺乏数感。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中要重视估算教学并运用实例说明估算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估算能力。如让学生估计一下全校大约有多少人,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上学时至少要提前多少时间出发才不会迟到等。只有学生有了估算意识,掌握了估算方法,才会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灵活运用并迅速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生活教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给学生留有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由此看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应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将所学知识融于生活,设计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怎样学数学,领悟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引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们在学习时,最好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个性化和学习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学习者如果能在学习时态度积极、遇到问题独立解决以及能够自主调控学习时间,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老师在教学的过...

    sansa2025未命名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10-01 计算能力主要包括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已经简单的掌握了计算技巧,因而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最终目的就是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本文就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的含义 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逻辑方法就能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很严密的学科,因此要想学好数学就一定得具备逻辑...

    sansa2025未命名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图形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51-01 人类对几何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从无意识几何到实验几何,再到推理几何这样一个过程。它的发展是不断被完善而非被推翻或改革的,伴随这一过程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B

    数学教学是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极为重要的学科,并且,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学生的理性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并且通过数学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