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sansa2025

  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33-01

  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此外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更容易使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晦涩的,且毫无用处;而不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加导致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对学习数学厌烦、恐惧。成功的教学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深入研究。

  一、教师应引导学生领略数学的魅力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数学本身处处充满美的韵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数学美,进行数学审美设计,我们也能让它像音乐和美术那样使学生灵感焕发、一见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洁美是数学的一大特色,像定义、规律叙述的高度浓缩性,使它的语言精练到“一字千金”的程度,达到多一字则多,少一字则少的境界。如质数的定义是“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若丢掉“只”字,便荒谬绝伦。此外还有数学的对称美、结构美、概括美……只要我们用心挖掘,数学课堂就会时时闪烁着灵动的美感,“美”满课堂,变被动机械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

  二、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陶醉于数学之中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主动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兴趣。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用小棒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数,有6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小华和小丽,他们各分到几个苹果?学生能很快各取出3根小棒,分别分给两人。教师接着说现在只有1个苹果,还是平均分给小华和小丽,请用小棒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数,此时许多同学被难住了,有的同学把一根小棒用手握住一半露出一半,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自然成为学生的强烈愿望。

  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开展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取动手操作、讲故事、猜谜语等活动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场景,使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活动中,感知了抽象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圆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弄学具,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四、多媒体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学习情境,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的显现出来,而且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给数学课增添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如:在讲解“认识时间”时,多媒体展示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和色彩变化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这样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 。

  五、将抽象的数学融入生活,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事物

  数学教学应跳出“书本――教室”这个小圈子,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再创造。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如饮料瓶、商品外包装、报纸上的百分数,让学生解释其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样把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沟通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价值,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欲。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数学进行分析、思考,如街头小摊转圈摸奖活动,让学生运用概率的初步知识,通过计算知道中大奖的可能性很小,揭穿了小贩们的赚钱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冷静思考、分析现象能够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绝不能高高在上,伤害学生自尊,侮辱学生人格,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多点关爱,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乐于和教师交往,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小学生表现欲通常很强,他们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尤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进步时,激励性评价能使他们不断地树立学习自信心。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我们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机会。兴趣是焕发学生智慧潜力的内部动力,我们引导学生乐学,目的是由学生的兴趣出发,把他们引向会学、爱学、好学的境界。

  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对初中国际学生的理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25-02 在一次数学课上,一位韩国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现在学相似图形、概率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什么用啊?学这么多门功课又有什么用啊?等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体验”的对策研究

    新一轮高职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体验,这既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这种做法前人的研究是很少的,通过对“学生体验”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工作要以多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60-01 1.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文对很多小学生都是一个难题,他们不知道作文中可以写什么,怎样写,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的时间就急得是抓耳挠腮。写作文真的是很难吗,无可否认,有人觉得它简单,有人觉得它难。很多人一想到要写作文真的是脑袋都要大了,完全对写作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到...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083-1 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聚集地,输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国内一些心理、教育、卫生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网络通讯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软件、渠道的出现和普及,网络诈骗的类型也日益多样且隐藏极深。因此,许多大学生会因好奇或贪小便宜等心理陷入网络诈骗的漩涡,学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防骗的教育,引导他们理性、安全地上网。...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