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sansa2025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12-01

  在我国素质教育中,初中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以及演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然而在现代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处于主体性的地位,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因素

  1.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着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知识,然而此时的学生只需要记忆。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

  2.教学方法的不得当影响着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模式比较呆板,师生关系不和谐以及不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比如:当老师要复习《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时候,教师通过编出这样一道题来引导学生地思考问题:如果y=(m-1)x-2m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那么需要添加什么样的条件来求出它的解析式吗?此时有大部分学生会想到通过图像上的一个点坐标来求出解析式,然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还有别的同学能够想出不同的方法吗?此时有一个同学说:这个图像与直线y=2x-1平行,该同学的发言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思考,从而求出相应的解析式。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学校对学生的测评方法影响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大部分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他们对老师的评价与奖励与学生的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些老师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他们在整节课堂上都会讲课。教师这样的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这一门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以及高度的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

  1.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并且学生也是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发展的主体。由于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以及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初中生可以控制自身的行为。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以及生理特点来进行。比如:为了能够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此时教师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广泛使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始使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课堂效率提高,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近几年,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作为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且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和学生之间建立新的关系,并且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从而能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要自己思考问题,并且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能够成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及技能并不是那么重要,最为重要的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以及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判定》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是设计教学内容的。教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形式,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按照边来进行分类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以及邻角互补;按照对角线分类具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特点。教师:该学生回答的比较全面。那么大家讨论一下,一个四边形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就是平行四边形了?学生之间考试讨论,过了一会,教师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请每一个小组的代表说出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学生1:我们组认为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边相等,那么它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那么它也是平行四边形。学生2: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此时它就是平行四边形。教师问:既然出现了不同的答案,那么谁能验证一下这些想法呢?学生:开始进行推测得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发生的全过程,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将四个判定定理学完。在这种课堂氛围之下,教师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当学生在体验实际生活的时候,能够将联想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以及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从而使得学生自己有独特的感受。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最终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来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归纳意识非常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拓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要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就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 一、在创新中培养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问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通过平时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力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原因就是不敢问、不会问、不想问、没时间问。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喜欢问问题的学生非常少,不经常提问或者从来不提问的学生非常多,为此,...

    sansa2025未命名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28-01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指导纲要》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普遍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知识较为被动,仍旧停留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这种教学模式的现状是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师提出问题无人举手回答,甚至是答案显而易见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直觉思维对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一)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数学的解题思路 从数理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解题思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形式,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分析和解决各种数学问...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51-01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核心动力之一。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内容,这也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急需...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