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sansa2025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小学生年级小,思维能力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小学生自身就很难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采用有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兴趣引导

  因为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多,所以许多事物都能让小学生产生兴趣,当他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后就愿意去进行探究,因此教师要想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用兴趣来引导学生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一般对自己较为熟悉的或是能自己去进行操作、感知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例如在进行“时分秒”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学生对动画以及卡通人物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进行这个数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教师播放一段动画,动画中展现这样的情节,“小动物们在开森林舞会,大象将自己种的大西瓜带到了舞会中与小动物们分享,老虎说我五秒就能吃掉一个西瓜,猴子说我五分钟可以吃掉一个西瓜,小老鼠说我需要五个小时才能吃掉一个西瓜。”学生在观看了这个动画之后还沉浸在美丽的场景和美味的西瓜之中,这时屏幕中出现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物们说的时分秒是什么意思么?”学生在这个时候看到了这样的问题很愿意自己去进行探索,并且学生也能通过动画的内容了解到时分秒哪个表示的时间长哪个表示的时间短,这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不用教师来告诉学生时、分、秒的长短区别。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不断的展示一些新的问题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感,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愉??的氛围引导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比较严格的,许多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面对严格的教师就不去表达了,学生就会只去听教师的讲解,不去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了,这样的情况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需要为学生创建愉悦的氛围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在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因为教师中的学生、教师、物品等都可以作为这一课的教学资源,教室中的每一个物品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需要将学生都限制在座位上,当学生了解了位置与方向的关系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做游戏,让学生们在教室中随意寻找自己喜欢的物体,并将自己喜欢的物体贴上它所在的位置并且要在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就代表这个位置被“占领”了,看看最后班级中的物品谁“占领”的最多,如果自己对某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确定的答案,还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但是这个位置就是两个人的了,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很愿意主动参与,并且小学生还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为了自己可以占领更多的位置,就会积极的进行思考,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这种引导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三、进行分析、比较的引导

  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那么就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去进行分析,并且要通过比较找到其相同之处或是差异之处,从而促进小学生能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形状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直接拿出相应的形状来告诉学生这个物体的形状,学生知道了这个物体的形状不代表学生了解了这个物体的本质,也不代表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能力,这时教师还需要做的是,在黑板上或是多媒体中呈现出相同形状的不同物体,要他们从多方面观察(面、棱、顶点)物体共有几个面?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样?有几个顶点?然后由各小组报告观察结果,教师将这些数据分别板书出来。教师在肯定了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后,把几种形状相同的物体斜放在不同的位置,问学生是否还是这个形状?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判断物体的形状要看面、棱和顶点,与放置无关,这样就加深了对物体形状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四、总结

  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升课堂效果,使学生能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得到全面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还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讲解...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 关于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调查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少。这虽受到年龄特征的制约,但更多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不敢提问题、不愿提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忙于做笔记,上课纪律很好,但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66-01 一、前言 逆向思维也称为求异思维,这是一个常见词语,在当前数学教学中备受欢迎。然而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使用顺向思维培养...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引导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引导。 一、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导...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活动中,反思是核心,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能够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初中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内容也相对枯燥,只有学生不断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强化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才能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本质。 一、初中...

    sansa2025未命名
  •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