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大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他们处于人生中黄金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是塑造思维的重要阶段,抓住小学时期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事情。其中,数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其个性的逻辑性强、思考性强的学科特点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数学学习就是在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中进行的,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不断获取新知,巩固基础,然后又进行下一轮提问与解答。这一过程中,问题意识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不断激发新的思考,提出新的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提出疑问并且能不断提出疑问成为一个可供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一直都存在,但不是凭空被发现的,教师就要充当引路人的角色,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来为学生保驾护航,创设出合理的情境,让这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去发现隐藏的问题。直接将数学知识的引入会带来突兀,学生不一定能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的内容,所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案,将知识隐藏在教师创造的情境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主动寻找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在成功激发出学习兴趣后,学生才会更加自觉自主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过程中的更多参与带来了更多认同,从而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阶段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出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情境的创设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四则运算中,可以运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作为突破点,吸引学生的目光,不知不觉中渗透加减乘除的基本原则,进行知识的传递。除此之外,生活化的话题也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源泉。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题材,因为这些生活内容是学生每天都离不开的事情,所以以此为基础进行数学知识的导入和深化自然可以赢得学生的亲切感,吃饭的碗是圆的,坐的车的轮胎是圆的,买东西的硬币是圆的……这样极具生活化场景的重现让学生明白,“圆”是什么,它不仅仅是课本的图形,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且早已接触过,从而获得亲切感,增加对知识的认同。

  二、重视学生观点

  学生观点或许不都是正确的,但都应该是值得被重视的。只有自己的问题得到重视之后,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迸发出更多灵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观点,正确的给予肯定和赞赏,不正确的要指出不合理之处,注意指正的方式要合适,不能简单粗暴,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在错误中获得新启发,分析总结之后进行正确的探索学习。教师要在与学生观点的碰撞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合理采纳建议,和学生拉近关系,共同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千万要避免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的想法可能还不成熟,但是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做好指导和引领的工作,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认清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作为过来人,要对学生保持宽容和耐心,教师的指引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正面的影响可能会造福学生一生,而过分的惩罚和批评则可能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从小学开始就埋下厌学或者偏科的种子,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为人师表,一定要谨言慎行,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意气用事图一时之快,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

  三、传授提问方法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要通力合作,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长此以往,形成一种自然的思维方式,但是培养问题意识也不是毫无规律,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使用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让人恍然大悟,发现原来有迹可循。首先,学习中充满问题,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这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善于观察,拥有敏锐的嗅觉,才能在看似平常的现象上思考出背后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一个问题经过与其他已知问题的联系可以产生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是更加值得思考的综合性问题,在解决综合性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大大提升。同时,联系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也是紧密相关的部分,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个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和想象开发出更多的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不同方向的切入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数学中经常运用的变式训练方法就是如此,问题、条件和结果互为表里,三者之中任意两者都可以形成新的组合。这样多种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学生综合思维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而这都是教师在传授提问方法诀窍时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在制造了适合的问题情境后,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及时指导实践,将有规律性的方法教给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理论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标一定可以达成。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71-01 新课改提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生活场景或是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83-01 小学数学的课程特点就是实际化与生活化,该课程在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置否,因此,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在根本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想如果学生的想象力都被教师的想法所禁锢,何谈创新?有位德国数学家曾经这样形容他的一位改行的学生:“对于数学,他太缺乏想象力了。”这句话充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离不开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如果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在解题过程中做出果断选择,进而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有一个目标,力求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展现,打破过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的局面,要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对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学生的锻炼,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而由于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必...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