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改善措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

  1.传统观念影响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许多老师的观念都比较传统,达不到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有些偏见的看法,同时对于这些成绩差的学生很少关注。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对数学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在数学学习中浪费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样也不符合现代小学教育的要求。

  2.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上依然是老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在下面认认真真地听讲,否则就会被归为坏学生一类,使学生的想法不能及时地表达出来。数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很难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数学公式以及一些计算步骤,把这些都罗列给学生,让学生按图索骥地学习数学,这样使小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做出解答,但是,如果问题稍有难度,就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解决起来感到特别的困难,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阻碍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讨厌数学的现象。

  3.师资力量落后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如果老师能够给予小学生良好的指导,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一个老师具有渊博的数学知识,以及幽默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使课堂氛围融洽活跃,具有高超的数学教学能力,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由于教师没有对小学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简单地教授一下就可以,所以,对于小学教师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许多小学教师无法达到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讨厌的心理,不愿意上这个老师所讲授的课程,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不利于小学生以后学习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1.转变传统观念

  要想使教师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跟上教育事业的潮流,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小学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应该经常与学生互动,而不是以高贵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做到和蔼可亲,与小学生和平相处,把数学课堂充分地留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老师不应该再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思考,根据成绩来划分学生的能力。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地对他们进行表扬,但是在表扬的时候要把握度,不能产生骄傲的心理,让他们再接再厉,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和他们多交流,寻找他们成绩不高的原因,找出错题的原因,与学生一起分析,鼓励他们,让小学生不要气馁,争取在下次能够获得好成绩,这样保证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让小学生保持高昂的斗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2.创新教学方法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会让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堂风趣幽默,非常吸引小学生,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还达到了教学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时候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通过大屏幕的展示,让小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几何图形的特点,通过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功能,把一些图形的转变与结合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教师水平

  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老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学校应该对小学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拔小学数学教师的时候严格把关,保证教师的质量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小学教育事业开创一个光明的未来。另外,学校可以对在职教师进行再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还需要为教师建立交流平台,让教师之间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作出贡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71-01 新课改提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生活场景或是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02-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积极主动地发现新问题?p提出新问题?p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这种创新思维...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当今社会中,小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和人生经历相当少,个体人格和思想还有较大的可塑造性,心理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因素使得小学生群体在自我监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做到对学习的每个环节形成有效的自我监督,以及给自己及时有效的反馈,进而不能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想如果学生的想象力都被教师的想法所禁锢,何谈创新?有位德国数学家曾经这样形容他的一位改行的学生:“对于数学,他太缺乏想象力了。”这句话充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有一个目标,力求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展现,打破过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的局面,要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对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学生的锻炼,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而由于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必...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