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刍议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刍议

  1前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的学科,许多小学生惧怕数学学科的学习,剖其根本原因是数学习题解不好,甚至不会解数学题,特别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解题准确率不高,失分现象严重,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造成严重的偏科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便成为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些探索,得出了一些肤浅的经验,现与大家分享。

  2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任务中,学生往往都是对知识的接受“来者不拒”,他们完全是被动,毫无自我思考,只是老师教什么,我们学什么。这种传统观点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因此,笔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第一,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故教师应适当给予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可实践材料,让他们能够直观的操作,而后去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第二,给学生提供自我思索的空间。教师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提难置疑,只有这样一来,教师才能更加清楚学生问题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启发学生开阔思路,质疑问难,不要让他们的思维陷在狭小的知识面当中,适当的跳出或许也是教师更好的去了解学生的一个机会。在整个质疑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其次,了解到学生的思考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可以真正做到思索,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最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是最能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首先在整个小组中都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因此交流起来可以做到很自然,可以更好的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其次,在交流的过程中是没有老师的参与的,全程均有学生自己把控,这就给学生一个“直言不讳”的机会。小组合作模式也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团队学习的氛围,而这也会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3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方向

  3.1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备课时,在设置教学例题时要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然后在课堂教学时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产问题、科学实践问题、生活问题、热点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在实物观察环节中要以教室中、生活中学生容易找到的物体为主线,这样的教学会使课堂生动有趣,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空洞为实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3.2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读懂题,从题中获取信息或数据,理出已知量、未知量、找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善于归纳概括,是解题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途径。在学习中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很好地读题和理解题意,以致漏掉、看错某一数据或已知量而导致错解是十分可惜和不应该的。因此,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理解题目的习惯。特别是应用题解题中,要像语文教学中学习古诗文那样理解和读懂题目要求,才能准确地解出问题。对于图形题,要观察题目特征,注意关键点和关键数字,不放过每一个与解题有关系的细节,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读题,掌握题中已知部分、未知部分及隐含部分,指出其内在联系,找出合理简捷的解题方法,最终达到解题的目的。

  3.3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是影响数学成绩的关键所在,一种好的解题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及解题的准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数学方法主要有:定义法、演绎法、分析法、反证法、建模法等。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性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常见的解题方法和一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并规范各类解题法适应的题型特征、范围和规律。归纳各解题方法的解题思路、解题格式、注意事项。再进行一系列的变式练习,一题多解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使学生在动手练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解题方法,并能够举一反三。达到熟题得心应手,生题似曾相识,通过分析推理正确解题。另外,教师在教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时要根据所传授知识的内容特点,学生之间数学成绩基础不一,学生接受能力不同等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在备课时和教学中找出适应各种学生类型的传授方法,教会他们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从而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在解题中,做到稳、准、思。

  3.4教学要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对过去事情的总结和反思是走向成功的有效捷径,所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总结、归纳也是创造性学习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只要善于发现、归纳、总结规律,就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如在新授课中学习某些概念、原理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探索规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最后教师再进行系统的讲解,与学生共同总结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结能力,最终促进?W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个性潜能,为他们点拨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促进他们提高认识,掌握方法,获得方展,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刍议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02-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积极主动地发现新问题?p提出新问题?p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这种创新思维...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83-01 小学数学的课程特点就是实际化与生活化,该课程在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置否,因此,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在根本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大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他们处于人生中黄金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是塑造思维的重要阶段,抓住小学时期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事情。其中,数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想如果学生的想象力都被教师的想法所禁锢,何谈创新?有位德国数学家曾经这样形容他的一位改行的学生:“对于数学,他太缺乏想象力了。”这句话充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离不开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如果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在解题过程中做出果断选择,进而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有一个目标,力求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展现,打破过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的局面,要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对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