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组合,也就是说,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传播交流活动。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是听课的对象,这就不利于学生发挥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以生活为切入点,结合数学,创设情境,把枯燥的公式变为生动的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创新型人才是我国迫切需要的人才类型,而“填鸭式”的教育一步步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成了学习机器,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从自身出发,主动地汲取知识,而是被迫接受,这就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小学阶段正是个人兴趣爱好未完全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从生活出发,结合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认知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2.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应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到实处的。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即数学的价值。终究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多讲一些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使用数学。

  3.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数学教学生活化使数学更具趣味性,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数学简直就是天书,各种枯燥的文字,还不如语文那样易懂,这就需要教师联系生活,把数学具象化,化深奥为易懂,联系生活,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魔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教师树立民主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时候都取决于课堂,课堂效率高,课后就可以轻松一点。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师生之间的交流多,教师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知道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这门科目或者薄弱点在哪里,能够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达到课堂效率高的目的。学生对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自然能够自发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我们提倡教师要严格对待学生,并不是说教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学生,命令学生,而是平等地交流,有理有据地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师应当融入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同学,联系学生,消除与学生的距离感,在课堂上做到积极地与学生互动,课外主动与学生交流,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兼益友。另外,不能分等级地对待班上的学生,在赞赏优等生的同时,要鼓励差生,一视同仁,共同进步。总而言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结束课堂垄断,多让学生发言,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寻找数学生活化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你去超市买东西,需要数学来计算开支;当你去银行存钱,需要数学来计算年利息。所以,教师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数学教材是分章和节的,顺序是固定的,但是教师可以不按固定顺序讲解,可以把与生活中联系比较紧密的章节先讲,培养兴趣。比如,五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先讲几何小实践这一章,因为几何是普遍存在生活中的,比如课本、门等是平行四边形,与生活联系密切,自然学生对这个的认知也就比较高,学起来容易,自然学习热情也就高涨。另外,要引入合适的生活实例。比如,数学中的方程,教师可以联系商场打折问题让学生解答,如:小明妈妈想要买一件衣服,它的原价是200元,由于商场促销,现打折,最后小明妈妈用了160元,请问商场的折扣是多少呢?利用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事件来举例子,使数学趣味性更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运用生活小游戏,结合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进行有效传播,使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比如中位数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叫几个学生排成队,然后让下面的学生说出谁是中位数,以这样简单的小游戏来巩固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还可以运用模拟生活情景的方式,比如,一个学生扮顾客,一个扮收银员,由此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游戏是具有娱乐性的,学生可以联系生活轻松作答,以此提高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轻松对图形进行切割拼接,最后成为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以此有效地传播知识点。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注重生活情景,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使学生对习题有个更好的理解

  4.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

  只有教师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成长与家庭、社区也是联系紧密的。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对孩子往往呈现溺爱的趋势,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太过自我的性格,这就不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生活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同时给家长传输生活化教学的观念,让家长平时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适当生活化问题的提问,比如,全家人一起看电视时,妈妈可以适当地问:“我的工资是2000元,爸爸的是4000元,我们家每月开支是总工资的三分之二,那么我们家每月还剩多少钱?”另外,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可以在社区中找资源,比如,社区举办心算大赛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生活情景,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从心里爱上数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83-01 小学数学的课程特点就是实际化与生活化,该课程在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置否,因此,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在根本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大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他们处于人生中黄金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是塑造思维的重要阶段,抓住小学时期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事情。其中,数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想如果学生的想象力都被教师的想法所禁锢,何谈创新?有位德国数学家曾经这样形容他的一位改行的学生:“对于数学,他太缺乏想象力了。”这句话充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离不开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如果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在解题过程中做出果断选择,进而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有一个目标,力求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展现,打破过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的局面,要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对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学生的锻炼,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而由于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必...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