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前言:

  试想,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精神会怎样?可能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最终招致落后挨打的局面。那么,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从哪里来呢?从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由此可见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为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会发问,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等等,学生要服从教师的安排,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提出来,遇到问题时,多和教师沟通,交流,探讨,从而更好的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1.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会适当放手

  在以往的小?W数学课堂教学中,总能看到教师挥汗如雨的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听的情景。尽管,这样做总是能够顺利完成本学期要求的教学任务,然而学生的思维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不会太高,思考能力也不能够培养起来。鉴于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 适时放手,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比如教师在讲到十以内的加减法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一堆苹果又或是梨子,把苹果和梨子分成两堆,比如,一堆五个,另外一堆4个,又或是一堆一个,另外一堆八个,一堆,三个,另外一堆六个,一堆两个,另外一堆七个等等,堆好后让学生走到讲台上对苹果或是梨子的个数进行清点,清点后回到座位上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举手说出来都写了哪些算式。教师听完学生发言,要及时给予回应,多给学生正面的评价,比如给学生点个赞,鼓励学生爱思考等等,当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有了信心,自然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轻松许多,同时又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思考,思考能力得以培养,思维能力得到开发。

  1.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相对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大多比较活泼好动,往往对那些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尝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这就需要教师放下身段,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到底对哪些东西感兴趣,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等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松下来,对学生多微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老师,当学生对老师不反感时,自然愿意跟着老师的脚步,投身到学习中来。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9到20这些个数字的时候,可以事先制作一些精美的,能够吸引小学生眼球的卡片,在上面写上9到20这些个数字,然后把这些卡片发给几个学生。学生拿到卡片后,教师可以试着提问:10、12、( )、16、()之间填什么数,为什么要填这些数?这些数字的排列是否有什么规律?如果有,规律又是怎样的?随后,在讲台前排列5把椅子,第一、第二、第四这三个位子上坐着拿10、12、16数字卡的小朋友。游戏开始,请小朋友思考:请拿着什么数字卡的小朋友坐进去就能表现这些数的规律?这个游戏暗含了偶数排列的规律,对于开发儿童数学潜能比较有利。

  1.3教师要学会发问

  善于发问的教师总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那么教师到底该如何发问呢?为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教师在设计探索性问题时,应注意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探讨,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未知的事物进行主动探索。比如:教师在讲解梯形公式的来历时,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用准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梯形,在把剪好的梯形拼在一起,看看梯形变成了什么图形?有的同学可能拼成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同学拼成了长方形。当学生把拼好的图形展示出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让学生探讨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教师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大多没有标准答案,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具有极大帮助。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又或是把一张纸分成三部分,把每一部分涂上黄色、绿色、粉色,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黄色、绿色、粉色分别占了纸张的几分之几。以此来考验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1.4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本就是学生分内之事,因此,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难度不能太大,以免学生对自主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不愿意开展自主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传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开展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以事先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

  1.5利用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使教学事 半功倍,学生思维的参与远比教师花费心思讲解却不能让 学生进入状态要来得深刻、具体。思维活动是创新的源泉,大脑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他们在平时用语 言无法表述,却有无可限量的能力爆发出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采用课堂训练的方法,给出一道具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并给予一定的小鼓励,这样会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结语:

  国之未来在我少年,国之兴盛在于教育,相信在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02-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积极主动地发现新问题?p提出新问题?p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这种创新思维...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当今社会中,小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和人生经历相当少,个体人格和思想还有较大的可塑造性,心理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因素使得小学生群体在自我监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做到对学习的每个环节形成有效的自我监督,以及给自己及时有效的反馈,进而不能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83-01 小学数学的课程特点就是实际化与生活化,该课程在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置否,因此,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在根本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大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他们处于人生中黄金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是塑造思维的重要阶段,抓住小学时期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事情。其中,数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想如果学生的想象力都被教师的想法所禁锢,何谈创新?有位德国数学家曾经这样形容他的一位改行的学生:“对于数学,他太缺乏想象力了。”这句话充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之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有一个目标,力求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展现,打破过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的局面,要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对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